第二一四章争夺新站
牡丹江是一条水流充沛的大江,从长白山腹地,蜿蜒流入松花江。
是松花江上最大的一条支流,在牡丹江中部,日军扩建了一个城市,牡丹江市,这个城市就是日军远东防御东线的指挥,后勤和保障的重镇。
关东军第4军的司令部,就设立在这里。
辖11师团、25师团、第6国**守备队,和3个国防要塞。要说重要,在关东军中绝对仅次于海拉尔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,是关东军防御远东苏军的一道要塞形屏障。
第4军司令官,此时正在城内的司令部内,故作镇定的听着部下的汇报。其实也没有什么汇报,就是猜测一下,城外的围城部队,会不会进攻,什么时候进攻之类的猜想。
此时,他也是一筹莫展。
关东军第4军司令部,在配合整个关东军对三江围剿的作战中,是不遗余力的。其部队主力25师团,已经进驻佳木斯、桦川、集贤、桦南等区域,师团部设立在佳木斯。
要想25师团回援牡丹江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因为这段距离说不上远,但很多地方都是没有铁路,步兵需要急行军,一天行军速度再快,也不过是50公里上下,加上25师团缺少汽车、马匹。弹药携带数量明显不足,只要中***队在25师团回援的路上埋伏下来。
几次阻击战之后,25师团,就有可能寸步难行。
除非后勤配给的弹药,能够及时送抵前线,才能保证25师团的进攻持续力。至少需要5天的行军,才能抵达,牡丹江城外。
5天之后?
后宫淳不敢想,5天的时间,城外的战场会发生如何大的惊变。他也深知,在牡丹江城内,就1000士兵可以用,虽然是守备部队,但战斗力还行,至少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,从兵站中补充上来的。
但2000侨民的作战呢?
从37年全面开辟中国战场之后,日军在兵力上的巨大空缺,已经限制了日军步兵的数量。尤其是,日军很多装备,都是需要非常熟练的士兵才能操作,周期长达一年的士兵训练,就成了日军扩军的最大障碍。
基本上,大部分在乡军人,都已经应招进入了部队。现在预备役部队中,大部分都是一些经过简单训练,好没有掌握武器性能的普通人。
军部不允许,这样的人进入军队,降低部队作战能力的。但实际上,日军作战能力的下降已经很明显。在中国华中战场上,准备尽量的薛岳兵团主力,已经可以和日军互有攻守。
甚至并非主力的中央军和杂牌军,对上日军中比较弱的对手,也会欢呼雀跃,士气如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