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城文学>穿越历史>宋起波斯湾 > 81章 回不回大宋
    赵旭当然不像是赵伏波在马丁的指导下画出了世界地图,对于世界各个著名的城市多少还知道一些。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.赵旭对于这个世界基本上是陌生的,甚至他都不清楚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区别到底在哪儿,如此的话想要让他弄明白占领君士坦丁堡有何意义,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

    贺齐同样对这个选择不以为然,在他心中什么地方也不如黄沙城好,从小在那儿长大的他对那里还是有感情的。

    他们两人不懂得,那里对于赵旭的意义就是,一座相当大的城市可以让他在未来获得发展的基础。而且作为部分继承了罗马文明的城市,那里也可以让他对于军事工业的研究发展,有着极好的基础。罗马文明中的许多科技,即便在这个时代里依然是先进的。

    比方说那个连射弩炮,这是个已经被现代工程师们根据史料进行了论证的东西。但当华夏岛上重新制造出来“飞燕iii型弩炮”的时候,却被这时的欧洲人、阿拉伯人惊叹为“神喻”之做。当然,他们没有互联网,看不到《流言终结者》这样的电视节目,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“君士坦丁堡?哈桑军师,你不会真的想我们去那里吧?”

    哈桑对于君士坦丁堡的了解,自然也不会像赵伏波那么清楚。即有马丁带来的历史知识,又有欧洲“旅行”过程之中得到了消息。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,旭爷,往那边去,不是离我们的大宋就越来越远了么,如果是这样的话,我看倒不如与蒙古人合作,打回黄沙城去呢!”

    哈桑的话记贺齐吃了一惊,他听出来了,哈桑的意思却是要让赵伏波回去大宋夺天下的,那不是净给赵伏波找麻烦么?只是苦于一时找不到理由驳他,毕竟此刻赵旭的军力比之大宋的军队,那是强太多了。最少看破了“爆燃”与“爆炸”区别的赵旭,比起这时世界上的其他势力那是强得太多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看破这一点的,不过是仅仅只有蒙古的赛因汗拔都以及得到了师志冬的亲王忽必烈,还有就是高速发展的华夏。就如同前面所说,科技这东西,不过是一层窗户纸。捅破了就是大爷,差一个字就亡国灭种。

    赵旭同样为了哈桑的建议吃了一惊,他原本从来没有想到过回大宋去。但此刻哈桑一说,他却不由的摇了摇扇子思索起来。他是大宋皇族的一员,手中又有了雨点炮、轮回炮以及“飞燕iii型弩炮”。火枪骑兵正在陆续装备之中,与阿扎姆.突兰沙苏丹的火枪骑兵一样,配滑轮弓、配四枝火铳、配斩将刀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无论对付骑兵还是用来攻城,都是很有战斗力军队。倘若自己能够在木刺夷人这里大获全胜的话,那么蒙古军队也不是自己的对手,倘若连蒙古军队都不是自己的对手时,大宋的军队……。

    “大宋的军队也就不必提了,倘若打得过蒙古人,他们也不就必缩在临安了,恐怕早已经完全恢复了赵宋之天下!既然他们连蒙古人都打不过的话,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屈居在这黄沙漫漫的地方呢?”

    这是赵旭的想法,与赵伏波未来华夏之地千里之内可以长草,不允许长出敌人的目标相比,未免就太过于软弱了。也是,赵旭虽然有了些新式武器,但他的脑袋依然还是一棵古老的脑袋。即不懂得法治,也不懂得科学的发展以及发展科学的原因及手段。就算是强盛一时,也依然难免落败的结果。

    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之中很常见,起初就如同蒙古人一样。他们仰仗着自己某种特质,获得了科学上的前进。蒙古人的骑射以及游猎的作战方法,恰恰是一种发挥了机动作战能力的作战方法,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军事作战技术,同样也是先进的军事科学。

    问题在于,他们并不懂得发展科学的手段,结果这种从生活习惯中产生的机动作战样式,却无法继续进行研究与发展。最后倒在了自己不懂得管理与经营,无法建立庞大、持久王朝的游牧民族的特性上。说白了,蒙古人打仗的本领不错,做官,或者说管理国家,他们就差得太远了。

    至于赵伏波之所以如此想,一来是当时的大宋实在是太过于软弱,对内执行高压、对外献媚纳贡。就如同一头肥了的猪一样,蒙古人不消灭南宋,都对不起自己的智慧。

    而赵伏波在执行了法治、发展科学研究为主要的国策之后,对外政策与传统的中国皇朝完全是相反的。虽然马丁老师告诉了他许多国际政.治上的事情,但他还是感觉杀光了好,人都死绝了还谈个屁呀!

    大约恰是因为教育的不同,思想的不同,就决定了赵氏兄弟完全不同的选择。至于说对待外族人是不是残酷了些,那元朝立国时杀了8000万汉人不残酷吗?如果成吉思汗都可以被歌颂的话,那么赵伏波如此做有什么不妥吗?